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近代中國史學與知識論
HISTORIOGRAPHY AND EPISTEMOLOGY IN MODERN CHINA 
開課學期
97-2 
授課對象
文學院  歷史學系  
授課教師
古偉瀛 
課號
Hist3086 
課程識別碼
103 5078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一7,8(14:20~16:20) 
上課地點
文20 
備註
範疇:中國。領域:思想。史學史。與閻鴻中合開
限學士班學生 且 限學士班二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45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972epistemology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中國史學史上的近代,是指做為傳統史學和現代史學銜接的前後階段。這個階段以清代中晚期為中心,當乾嘉之學盛極而衰,世變日亟且西潮東漸之際,學術界同時面臨了總結傳統、吸收新知和因應新局的挑戰,史學的內涵與方向也因而轉變。此一階段的學術內涵可以溯源明末遺老所開啟的博雅篤實學風,而清初疑古辨偽、乾嘉考據和典章制度之學則為其基礎;向下則延伸到民初20年代現代史學的萌芽,當時史學的主要觀點和議題都可溯源自近代史學。
近代史學的內涵極為豐富多樣,其與時代變遷、學術動態之間的關係,主要反映在其對史學知識論的預設和討論上,這些特質也相當程度的影響了現代史學的發展。這門課程將結合思想史、史學史、史學方法論等觀點,對此一主題的重要文獻與議題進行學習和探討。
 

課程目標
對於近代史學思想的認識,當時的「理論文獻」呈現了系統性的論述,而歷史作品本身則反映出實際的視野與心態,兩者對現代史學(乃至文化的其他方面)分別產生不同的影響。這門課程將安排十二項主題,每一主題分別選讀兩類文獻做為引導,並結合學者的研究討論,以對其知識論意涵進行較充分的討論。


第一講:課程介紹、概論
第二講:傳統史學的特質與變遷
第三講:明末清初史學思潮與知識性──以顧炎武、王夫之、黃宗羲為主
第四講:清代經世之學的史觀與知識性(一)
第四講:清代經世之學的史觀與知識性(二)
第五講:清代辨偽學的史觀與知識性
第六講:清代考據學風的史觀與知識性(一)
第六講:清代考據學風的史觀與知識性(二)
期中考(報告)
第七講:學術思想史與史學知識論——以章學誠為中心
第八講:方志、傳記與社會書寫中的史觀與知識性(一)
第八講:方志、傳記與社會書寫中的史觀與知識性(二)
第九講:域外史學、西書翻譯與天演論的輸入
第十講:民族史學與比較文化的視野
第十一講:清末民初知識論典範的轉移(一)
第十一講:清末民初知識論典範的轉移(二)
第十二講:近、現代史學的轉折與銜接
期末考
 
課程要求
1.論文摘要、原典解析等作業
2.期中報告一篇

期中報告40% 期末考40% 平常表現20%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第一講 課程介紹、概論
內藤湖南,《支那史學史》第十二章〈清代の史学〉,《內藤湖南全集》(第十一冊),東
京:筑摩書房,1969。
Yü, Ying-shih(余英時), “Some Preliminary Observations on the Rise of Ch’ing
Intellectualism”, Tsing Hua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1975, 11:105-146.
余英時,〈清代思想史的一個新解釋〉,收於《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社,
1976;另收於《論戴震與章學誠(增訂本)》,台北:東大圖書,1996
杜維運,〈清代史學之地位〉,《史學評論》第6期,1983,1-13。
杜維運,《清代史學與史家》,北京,中華書局,1988。
Ng, On-cho, “A Tension in Ch’ing Thought: ‘Historicism’ in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Century Chinese Thought”,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1993, 54,4:561-583.
吳懷祺主編,王紀錄著,《中國史學思想通史.清代卷》,合肥:黃山書社,2002。
吳懷祺主編,陳鵬鳴著,《中國史學思想通史.近代前卷》,合肥,黃山書社,2002。
陳祖武,《清儒學術拾零》,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梁啟超對清代學術史研
究的貢獻〉、*〈錢賓四先生對清代學術史研究的貢獻〉)
Elman, Benjamin, “The historicization of classical learning in Ming-Ch’ing
China.” In Turning Points in Historiography: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edited by Q. Edward Wang and Georg G. Iggers. Rochester: The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Press,2002.
Ng,On Cho, and Wang,Qingjia, Mirroring the past: the writing and use of
history in imperial Chin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5.
章太炎等導讀、徐亮工編校,《論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話語的裂隙》,上海:上海古籍,
2006。


第二講:中國傳統史學的學術定位與知識特質
Gardner, Charles, Chinese Traditional Historiograhp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versity Press, 1938.
Collingwood, R.G., The Idea of Histor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46.
Han, Yu-shan, Elements of Chinese Historiography, Hollywood:W.M.Hawley,1955.
Beasley,W.G., and E.G. Pulleyblank,eds. Historians of China and Japan,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1.
Yang, Lien-sheng(楊聯陞), “The Organization of Chinese Official
Historiography: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the Standard Histories from the T’
ang through the Ming Dynasty” In Historians of China and Japan, edited by W.
G. Beasley and E. G. Pulleyblank,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1.
Bruke, Peter, “Tradition and Experience: The idea of Decline from Bruni to
Gibbon”, Daedalus, 1976,105:137-52.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臺北:聯經出版社,1980。
Breisach, Ernst, Historiography: Ancient, Medieval, & Modern,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3.
陳錦忠,〈中國傳統史學工作的內涵與特質淺說〉,《東海大學歷史學報》,1981,4期,
37-68。
倉修良、魏得良著,《中國古代史學史簡編》,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3。
Molougheny, Brian, “From Biographical History to Historical Biography: A
Transformation in Chinese Historical Writing”, East Asian History, 4:1-30.
陳桐生,《中國史官文化與史記》,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1993。
杜維運,《中國史學史》1~3冊,臺北:三民書局,1993-2004。
Brook, Timothy, “Medievality and the Chinese Sense of History”, The Medieval
History Journal, 1998, 1, 1:145-164.
白壽彝,《中國史學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9。
瞿林東,《中國史學史綱》,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稻葉一郎,《中国歴史の思想》,東京:創文社,1999。
Iggers, Georg G., and Q. Edward Wang, “Western Philosophy of History and
Confucianism”, 《臺大歷史學報》第27期,2001,21-35。
吳懷祺主編,《中國史學思想通史》,先秦卷、秦漢卷、魏晉南北朝卷、唐五代卷、宋代
卷、元代卷、明代卷,合肥:黃山書社,2002。
白壽彝主編,《中國史學史教本》,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第三講:明末清初史學思潮與知識性
──以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為主
小野和子,《黃宗羲》,《中國人物叢書》第二輯第九冊,東京:人物往來社,1967。
Teng, S.Y., “Wang Fu-chih’s Views on History and Historical Writing,”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1968, 28,1:111-123.
羅光,〈王船山的歷史哲學〉,《哲學論集》第1期,1972,9-26。
McMorran, Ian, “Wanf Fu-chih and Neo-Confucian Tradition”, in The Unfolding
of Neo-Confucianism, edited by Wm. Theodore de Bar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5.
趙儷生,〈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研究〉,收於吳澤主編,《中國史學史論集
(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Ng, On-cho, “Private Historiography of the Late Ming: Some Notes on Five
Works.” Ming Studies, 1984, 18:46-68.
古偉瀛,〈中國傳統知識份子對歷史知識的態度——以顧炎武為中心〉,《史學評論》11
期,1986,35-56。
傅榮珂,〈顧亭林史學論〉,《中華文化復興月刊》20卷6期,1987,31-43。
Struve, Lynn A, “The Early Ch’ing Legacy of Huang Tsung-hsi: A
Reexamination.”, Asia Major (new series), 1988, 1:83-122.
Struve, Lynn A, “Huang Zongxi in Context: A Reappraisal of His Major
Writings.”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1988, 47,3:474-502.
Franke, Wolfgang, “Historical Writing during the Ming.” In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7, The Ming Dynasty, 1368-1644, Part I, edited by
Frederick W. Mote and Denis Twitchet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Ng, On-cho, “Interpreting ‘Qing Thought’ in China as a ‘Period Concep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n Epochal System of Ideas”, Semiotica ,1995,107, 3-
4:237-264.
鄧樂群,〈黃宗羲的史學特徵〉,《學術月刊》第7期,1999,89-92。
溝口雄三著,索介然、龔穎譯,《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演變》,北京:中華書局,2005。


第四講:制度史與經世之學的史觀與知識性
山井湧,〈明末清初における経世致用の学〉,《東方學論集》第1期,1954,135-150。
陳鼓應、辛冠潔、葛榮晉主編,《明清實學思潮史》,濟南:齊魯書社,1989。
倉修良,〈讀史方輿紀要〉、〈明儒學案〉,《中國史學名著評介》,臺北:里仁書局,
1994。
Wilson, Thomas A., “Confucian Sectarianism and the Compilation of the Ming
History”, Late Imperial China 15,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Vermeer, Eduard, “Notions of Time and Space in Early Ch’ing: The Writings of
Ku Yan-wu, Hsü Hsia-k’o, Ku Tsu-yü and Chang Hsüeh-ch’eng.” In Time and
Space in Chinese Culture, edited by Chun-chieh Huang and Erik Zurcher. Leiden:
E.J. Brill, 1995.
方祖猶,《萬斯同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臺北:允晨,1998)
何冠彪,〈清代前期君主對官私史學的影響〉,《漢學研究》第16期,1998,155-184。
何冠彪,〈順治朝明史編纂稿〉,《大陸雜誌》2期,1999,49-70。
季學源,〈經世致用:浙東學派的經典性治學原則〉,《中國文化月刊》第256期,2001,
96-105。
潘起造編著,《明清浙東經世實學通論》,寧波:寧波出版社,2006。
大谷敏夫,〈魏源經世思想考〉,《史林》(日本)第54卷6期,1971,33-75。
張壽安,〈龔定蓭與常州公羊學〉,〈書目季刊〉第13卷第2期,1979,3-20。
許冠三,〈龔魏之歷史哲學與變法思想〉,《中華文史論叢》第1期,1980,69-104。
王家儉,〈魏源的史學與經世史觀〉,《臺大歷史學報》第21期,1993,155-172。
彭明輝,《晚清的經世史學》,臺北:麥田出版社,2002。


第五講:清代辨偽學的史觀與知識性
曹光明,〈萬季野史學中的辨偽方法〉,《國立編譯館館刊》12卷1期,1983,139-146。
林慶彰,《清初的群經辨偽學》臺北:文津,1990。
彭明輝,《疑古思想與現代中國史學的發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1。
邵東方,〈崔述在清代儒學定位之重新考察〉,《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1期,1997,219-
279。
楊緖敏,《中國辨偽學史》,天津:天津人民,1999。
路新生,《中國近三百年疑古思潮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劉人鵬,《閻若璩《古文尚書》辨偽:一個學術史的個案硏究》,臺北縣:花木蘭文化工
作坊,2005。
陳其泰主编,陳其泰、許殿才、沈頌金撰,《20世纪中國歷史考證學硏究》,北京:北京
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第六講:清代考據學風的史觀與知識性
胡適,《戴東原的哲學》,臺北:遠流出版社,1986。
何澤恆,〈略論焦循之史學〉,《臺大文史哲學報》37期,1989,33-58。
黃啟華,〈錢大昕「經史無二學」思想評述〉,《書目季刊》第16期,1991,28-45。
黃啟華,〈錢大昕的史學述論〉,《國史館館刊》復刊16期,1994,1-35。
劉人鵬,〈"Evidential Research"(K'ao-cheng考證)as a Mode of Scholarship--A
Post-Evidential Perspective(從「後考證」的觀點看考證學)〉,《清華學報》24卷2
期,1994,193-215。
林慶彰主編,汪嘉玲、游均晶、侯美珍編輯,《乾嘉學術硏究論著目錄(1900-1993) 》,
臺北市:中硏院文哲所,1995。
曾貽芬,〈錢大昕的歷史文獻學〉,《史學史研究》,1998年第1期,64-71。
魏鴻,〈錢大昕歷史考證方法述論〉,《史學史研究》,1998年第4期,53-60。
羅炳良,〈錢大昕重史實與重褒貶〉,《史學史研究》,1999年第4期,72-73。
羅炳良,〈清代乾嘉史家史學批評方法論的幾個問題〉,《河北學刊》1999年第2期,90-
94。
羅炳良,《十八世紀中國史學的理論成就》,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劉仲華,〈試析清代考據學說以子證經史的方法〉,《清史研究》,2001年第1期,85-
94。
丘為君,《戴震學的形成:知識論述在近代中國的誕生》,臺北:聯經出版社,2004。
白興華,《趙翼史學新探》,北京:中華書局,2005。
陳祖武,《乾嘉學派研究》,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
清.江藩撰,漆永祥箋釋,《漢學師承記箋釋》,上海:上海古籍,2006。
山口久和著,王標譯,《章學誠的知識論:以考證學批判為中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2006。
路新生著,《經學的蛻變與史學的「轉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第七講:學術思想史與史學知識論
——以章學誠為中心
周予同、湯志鈞,〈章學誠六經皆史說初探〉,《中華文化論叢》第1期,1962,211-
227。
Nivison, David S., The Life and Thought of Chang Hsueh-ch’eng,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6.
余英時,《論戴震與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研究》,香港:龍門,1976。
周啟榮、劉廣京,〈學術經世:章學誠之文史論與經世思想〉,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編,《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研院近史所,1984。
蔣義斌,〈章學誠六經皆史的意旨〉,《華岡文科學報》第16期,1988,175-187。
鄭吉雄,〈論章學誠的「道」與經世思想〉,《臺大中文學報》第5期,1992年6月,303-
328。
Ng, On-cho, “Revisiting Kung tzu-chen’s(龔自珍1792-1841) Chin-wen (New Text
今文) Precepts: An Excursion in the History of Ideas”, Journal of Oriental
Studies 31,1993
井上進,〈六経皆史説の系譜〉,收入小野和子編,《明末清初の社会と文化》,京都,
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96。
Wang, Q. Edward, “Time, History, and Dao: Zhang Xuecheng and Martin
Heidegger,” 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 2001, 1,2:226-251, 2002.
張壽安,《十八世紀禮學考證的思想活力:禮教論爭與禮秩重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
社,2005。


第八講:方志、傳記與社會書寫中的史觀與知識性
Elman, Benjamin A., From Philosophy to Philology: Intellectual and Social
Aspects of Chang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ambridge, MA: Harve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Alitto, Guy,〈中國方志與西方史的比較〉,《漢學研究》3卷2期,1985,59-71。
宋晞,〈地方志與歷史學〉,《國史館館刊》復刊第5期,1988,1-5。
馮爾康,《清史史料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
林天蔚,《方志學與地方史研究》,臺北:南天,1995。
來新夏,《中國地方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
陳光貽,《中國方志學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
常建華,《社會生活的歷史學——中國社會史研究新探》,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2。
倉修良,《方志學通論》,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
馮爾康,《清代人物傳記史料研究》,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第九講:域外史學、西書翻譯與天演論的輸入
Schwartz, Benjamin Isadore, In search of wealth and power : Yen Fu and the
West, Cambridge, Mass.: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Elman, Benjamin A., Classicism, Politics and Kinship : The Chang-chou school
of New Text Confucianism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盛邦和,《黃遵憲史學研究》,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
林薇,《百年沉浮:林紓硏究綜述》,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0。
郭嵩燾、劉錫鴻、薛福成、宋育仁著,王立誠編校,《郭嵩燾等使西記六種》(香港:三
聯書店,1998)含:郭嵩燾著《使西紀程》、《倫敦與巴黎日記》、劉錫鴻著《英軺日
記》,薛福成著《出使英法義比四國日記》、《出使日記續刻》,宋育仁著《泰西各國采
風記》
郭雙林,《西潮激盪下的晚清地理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Ng, On-cho, “Worldmaking, Habitus and Hermeneutics: A Re-reading of Wei-Yuan’
s(1794-1856)New Script(chin-wen) Classicism” In World making, edited by
William Pencak, New York: Peter Lang.,2003.
李開、劉冠才主編,《晚清學術簡史》,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
林啟彥,〈嚴復與章士釗——有關盧梭《民約論》的一次思想論爭〉,漢學研究第20 卷第
1 期(2002.6),339-367
章永俊,〈清代邊疆史地學者對傳統學術的認識--以龔自珍、魏源、姚瑩為個案〉,
《中州學刊》2003年第2期,107-110。
中國史學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黃遵憲研究新論——紀念黃遵憲逝世一
百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李孝遷,《西方史學在中國的傳播(1882-1949)》,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候德仁,〈清季西北邊疆史地學研究的學術成就與時代特徵〉,天津社會科學,2007年第2
期,137-142。
通雅齋同人撰,《新學書目提要》,收於熊月之編《晚清新學書目提要》,上海:上海書
店,2007。


第十講:兩次中西文化的交流與民族史學
Needham, Joseph,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59.
Cohen, Paul A.,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 Wang T’ao and reform in
late Ch’ing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錢國紅,《アジアにおける近代思想の先駆――佐久間象山と魏源――》,長野:信每書
籍出版中心,1993。
朱維錚,《求索真文明——晚清學術史論》〈變徵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易惠莉,《鄭觀應評傳》,南京:南京大學,1998。
Wang, Q. Edward, “History, Space, and Ethnicity: The Chinese Worldview.”,
Journal of World History, 1999, 10,2:285-305.
陳其泰,《史學與民族精神》(中編∼下編),北京:學苑出版社,1999。
王先明,《近代新學:中國傳統學術文化的嬗變與重構》,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Ng, On-cho, “The Epochal Concept of ‘Early Modernity’ and the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Late Imperial China.” Journal of World History, 2003, 14,1:37-61.
金鳳珍,《東アジア「開明」知識人の思惟空間:鄭観應、福沢諭吉、俞吉濬の比較硏
究》,福岡:九州大学出版会,2004。


第十一講:清末民初知識論典範的轉移
——康有為、朱一新、梁啟超與章炳麟
王汎森,《章太炎的思想(1868-1919)及其對儒學傳統衡擊》,臺北:時報文化,1985。
姜義華,《章太炎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陳團初、李焯然、謝飄雲編,《康有為著作與研究資料索引》,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
社,1989。
Laitinen, Kauko, Chinese Nationalism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Zhang Binglin
as an Anti-Manchu Propagandist, London: Curzon Press, 1990.
湯志鈞,《改良與革命的中國情懷:康有為與章太炎》,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1。
房德鄰,《儒學的危機與嬗變:康有為與近代儒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
朱維錚,《求索真文明——晚清學術史論》〈康章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蕭公權著,汪榮祖譯,《近代中國與新世界:康有為變法與大同思想研究》,南京:江蘇
人民出版社,1997。
陳平原,《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適之為中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8。
狹間直樹編,《(共同研究)梁啟超——西洋近代思想受容と明治日本》,東京:みすず
書房,1999。
王玉華,《多元視野與傳統的合理化:章太炎思想的闡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社,2004。
董德福,《梁啟超與胡適:兩代知識分子學思歷程的比較研究》,長春:吉林人民出版
社,2004。
蕭公權著,汪榮祖譯,《康有為思想研究》,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鄭師渠,《思潮與學派——中國近代思想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5。
李帆,《章太炎、劉師培、梁啟超清學史著述之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6。
汪榮祖,《康章合論》,北京:新星,2006。
鄭雅文,《從康有為和嚴復看晚清思想之嬗變》,臺北:萬卷樓,2007。


第十二講:近、現代史學的轉折與銜接
顧頡剛,〈古史辨第一冊自序〉,《古史辨》第一冊,1926
王汎森,《古史辨運動的興起——一個思想史的分析》,臺北:允晨文化,1987。
許冠三,《新史學九十年》,香港:中文大學,1989。
余英時,《猶記風吹水上鱗:錢穆與近代中國學術》,臺北:三民書局,1991。
陸鍵東,《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臺北:聯經,1997。
胡守為主編,《陳寅恪與二十世紀中國學術》,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Wang, Q. Edward, “Historical Writings in Twentieth Century China:
Methodological Innovation and Ideological Influence.” In Assesment of 20th
Century Historiography, edited by Rolf Torstendahl, Stockholm: The Royal
Academy of Letters, History, and Antiquities, 2000.
Wang, Q. Edward, Inventing China through History: The May Fourth Approach to
Historiography,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1.
汪榮祖,〈西方史家對所謂「儒家史學」的認識與誤解〉,《臺大歷史學報》27期,
2001,125-149。
盛邦和,《解體與重構——現代中國史學與儒學思想變遷》,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
社,2002。
楊念群、黃興濤、毛丹主編,《新史學:多學科對話的圖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
社,2003。
羅志田,《再造文明的嘗試——胡適傳(1891-1929)》,北京:中華書局,2006。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無資料